- 上一篇:梁羽生小说顺序
- 下一篇:优秀教师主要事迹范文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简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的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包括一个主题,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三大理论,以及一个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特别是“三个有利于”,它们是拨乱反正、开辟新路的关键和前导,是贯穿和统率邓小平理论全部内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解放思想就是从“习惯势力”、“主观偏见”等重不符合实际的错误思想中解放出来。改革开以来,在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遇到“两个凡是”阻力时、在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遇到“姓资姓社”、的困惑时、遇到“姓公姓私”的偏执时,邓小平旗帜鲜明地主张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实际,实事求是,从“两个凡是”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从“姓资姓社”的困惑中解放出来;从“姓公姓私”的偏执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的主要理论武器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放思想,破处错误思想和僵化观念,打破教条主义。
二、实事求是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说真话”,就是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事实,讲真话,说实话。这是浅层含义;二是“求规律”,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探寻客观事物的规律;三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多次强调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概括为“实事求是”,我们几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主席概括的实事求是,这里,邓小平把实事求是看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明概括,它不再局限于认识论,包括真理观,而是扩展到历史观,包括价值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事实性认识,更是一种以前者为基础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仅仅是认识论意义的实事求是,不包括价值观这个核心内容,我们还不能把实事求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因此我们理解实事求是,必须注重唯物史观特别是价值观的基本思想,才能正确、全面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实事求是。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破”——破除错误思想,实事求是是“立”——树立正确思想,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解放思想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解决问题。
解放思想要求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内含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客观实际,脱离群众路线,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不敢试,不敢闯,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实事求是,胡思乱想,就会偏离正确方向。
四、精髓中的核心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中,“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最根本的内容,1992年,改革开放遇到了思想和理论上的难题,迈不开步子,不敢闯,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标准,一方面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三个有利于又鲜明的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即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使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最高标准,具有从高的人民性。所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是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统一,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它既通俗又深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民即全体人民谋利益。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指南,是贯穿邓小平三大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真谛和尺度,是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