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查询申报税收汽车

常识学习会计股票更多..

    财务必学公式:财政计算会计公式

    时间:2015-12-29 来源:发票查询
      

      1. 财政收支差额

      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总额-财政支出总额

      2.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年度财政收入总额/年度财政收入总额)×100%

      3. 财政赤字占国民收入生产总额的比重

      财政赤字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年度财政收入总额-年度财政支出总额)/年度国民收入生产总额×100%

      4.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5. 银行支出数

      银行支出数=实际支出数+银行支取未报数

      6. 银行支出累计数

      银行支出累计数=经费支出累计数+经费暂付(月末余额)+经费现金(月末余额-年末额)+经费材料(月末余额-年初余额)-经费暂存(月末余额-年初余额)+上交本年度收回的以前年度"银行支取未报数"

      7. 预算待完成数

      预算待完成数=预算数-累计完成数

      8. 预算节超率

      预算节超率=(实际开支数-预算数×事业进度)/预算数×100%

      9. 预算完成率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百分比)=累计完成数/预算数×100%

      10. 工会会费收入

      工会会费收入=月平均会员人数×月人均会费收交额×预算期月数

      月平均会员人数=上期期末会员人数+∑(计划增减会员人数×增减月数)/12

      月人均会费收支额=月平均会员基本工资+规定的按基本工资交会费百分比

      11. 事业活动收入

      事业活动收入=全年活动量×收费标准

      =设施规模×平均利用率×全年活动场(期)×收入总额

      12. 教育投资率

      教育投资率=年教育投资总额/年国民生产总值

      =年教育投资总额/年国民收入

      13. 全年平均病床数

      全年平均病床数=年初病床数+∑(计划增(减)病床数×使用月数)/12

      =(期初实用病床数×全期天数+-期中增减病床数×起始日至期末日数)/全期天数

      =实际开放总床数/日历日数

      14.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平均病床工作日

      =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病床利用率)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病床利用率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

      病床利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平均病床工作日/日历日数×100%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 ×100%

      平均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

      =日历日数×病床利用率

      15. 平均住院日

      平均住院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病人数

      =(平均病床工作日×平均病床数)/出院病人数

      =(日历日数×平均病床数×病床利用率)/出院病人数

      出院病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住院日

      16. 病人结算周转金

      病人结算周转金=正常年度的住院收入额×垫付费用占住院收入的比例+病人欠费平均余额

      17. 病人结算资金的考核

      预收医疗费用率=预收医疗费用平均余额/月平均住院收入额×100%

      病人欠费率=(本期发生额-本期收回额)/业务收入额×100%

      病人欠费发生率=本期发生额/业务收入额×100%

      病人欠费收回率=本期收回额/本期发生额×100%

      18. 划价符合率

      划价符合率=(处方总金额-划错处方金额)/处方总金额×100%

      19. 药品加成率

      药品加成率=(期内药品收入-期内药品支出)/期内药品支出×100%

      20. 药品材料利用率

      药品材料利用率=已消耗药品材料总额/药品材料总金额×100%

      21. 医疗卫生机构普及率

      医疗卫生机构普及率=医疗卫生机构数(个)/人口总数(万人)

      22. 每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

      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医院床位总数/人口总数)×10000

      23. 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增长率

      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增长率=计算年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值/历年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平均值

      24. 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率

      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率=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收入/技术商品产值×100%

      25. 技术商品获奖率

      技术商品获奖率=获奖技术商品产值(或净产值)/全部技术商品产值(或净产值) ×100%

      26. 新技术增产率

      新技术增产率=(采用新技术的产品产量/未采用新技术的产品产量-1) ×100%

      27. 科技产品盈利率

      科技产品盈利率=科研盈利/科研投资(或费用)

      28. 科研投资新增收益率

      科研投资新增收益率=(新增经济收益总额-科研投资总额)/科研投资总额

      29. 科技人员培训率

      科技人员培训率=(科研单位实际参加培训的科技人员总数×平均培训时间)/(科研单位应该参加培训的科技人员总数×平均培训时间)

      30.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指标

      (1)各项事业计划完成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本专科学生招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实际招生人数/国家下达计划招生人数×100%

      研究生招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实际招生人数(硕士或博士)/国家下达计划招生人数(硕士或博士)×100%

      函授、夜大招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实际招生人数(函授或夜大学生)/国家下达计划招生人(函授或夜大学生)×100%

      委托培养学生招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委托培养实际招生人数/国家批准计划招生人数×100%

      处国来华留学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实际招生人数(外国留学生)/国家下达计划招生人数(外国留学生)×100%

      (2)平均每名学生全年分摊的开支,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平均每一学生分摊的开支数=全年经费实际支出数/全年全校全部学生平均人数

      每一学生分摊的教职工人员经费=(全年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开支数)/全年全部学生平均人数

      每一学生分摊的设备购置费=全年设备购置费开支数/全年全部学生平均人数

      每一学生分摊的教学行政费=(全年公务费+业务费开支数)/全年全部学生平均人数

      每一本专科学生分摊的人民助学金(包括奖学金)=全年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开支数/全年本专科学生平均人数

      (3)教职工人员经费定额。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平均工资=全年工资开支数/全年教职工平均人数

      附加工资占标准工资的比重=(全年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开支数)/全年工资月开支数×100%

      (4)教职工总人数与学生编制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年末教职工总人数与学生编制的比例=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年末教职工总人数

      年末工资月教职工学生编制的比例=年末全校办工厂、农场教职工人数/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100%

      (5)学生占用固定资金数。其计算公式为:

      年末每一学生占用固定资金=年末固定资金总额/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

      年末每一学生占用教学、科研设备金额=年末固定资金中教学、科研设备金额/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

      年末每一学生占用房屋建筑物金额=年末固定资资金中房屋及建筑物金额/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

      (6)每个学生占用经费材料。其计算公式为:

      年末每一学生占用经费材料=年末经费材料总金额/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

      (7)仪器设备利用率。其计算公式为:

      单台仪器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时数/核定年度使用数

      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每个实用时数/年度定额时数

      仪器设备完好率=在用仪器设备完好台(件)数/账面全部仪器设备台(件)数×100%

      31. 行政事业周转金考核指标

      (1)周转金周转速度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年度借用周转金周转次数=报告年周转金投资总额/报告年末累计周转基金总额

      年度借出周转金平均借用期(天)=周转金借用天数乘积的总和/报告年周转金投资总额

      (2)周转金回收率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3)累计回收率=累计实际回收周转金总额/累计到期回收周转金总额(不含已核销的周转金)×100%

      当年回收率=周转金总额/当年到期应回收周转金总额(不含已核销的周转金)×100%

      (4)周转金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

      A. 借用周转金增加的毛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毛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毛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毛收入)×技术改造、购置总投资的比例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毛收入=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毛收入×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比例

      B. 借用周转金增加的纯收入(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纯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纯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纯收入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纯收入=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纯收入×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比例

      C. 借用周转金增加的税金,其计算公式为: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税金=(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税金-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税金)×周转金占技术改造、购置设备总投资的比例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税金=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税金×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比例

      • 上一篇: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两种方法
      • 下一篇:新手学会计快速入门指南——会计凭证

      栏目导航

      会计基础

      猜您喜欢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
    •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12366纳税服务
    • 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ht
    • 大连金保工程信息管理系统:http
    • 重庆市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网:
    •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ht
    • 金税三期纳税人网上报税系统:ht
    • 财务工作中最常用的excel函数公

      最新文章

    • 国内外资银行排名
    • 什么是银行头寸?举例介绍
    • round函数的使用方法
    • 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
    • 坏账准备账务处理
    •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从哪几方
    • 速动比率的正常范围
    返回首页 | 电脑端 | 推荐 · 热门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