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查询申报税收汽车

常识学习会计股票更多..

    财务会计必知:财务分析常用会计公式汇总

    时间:2015-12-29 来源:发票查询
      

      对比分析法

      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

      实际指标较计划指标增减数=报告期的实际完成数-报告期的计划数

      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完成数(或预计)/计划数(或定额)]×100%

      实际指标较计划指标增减百分比=计划完成百分比-100%

      累计完成计划程度=(本年本月止累计实际完成数/本年计划数)×100%

      2、本期实际指标同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对比

      本期实际指标较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增减数=本期实际指标-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

      本期实际指标为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的百分比=本期实际指标为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的百分比-100%

      3、本企业的指标同其他同类型先进企业的指标对比

      本企业实际指标较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增减数=本企业实际指标-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

      本企业实际指标为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的百分比=本企业实际指标为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的百分比-100%

      结构分析法

      结构相对指标=(部分数值/全体数值)×100%

      结构对比绝对指标=本期结构相对指标-上期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对比相对指标=(结构对比绝对指标/上期结构相对指标)×100%

      平均分析法

      简单算术平均法=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总体单位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每组数值×每组单位数)/∑每组数值

      序时平均数=各时期水平之和/时期的项数

      =(1/2首项数值+中间各项数值+1/2末项数值)/(项数-1)

      动态分析法

      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报告期水平)/基期数值(基期水平)×100%

      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

      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

      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基期数值×100%

      定基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

      环比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前一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

      =环比发展速度-100%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

      平衡分析法

      期末结存量=期初结存量+本期生产(入库)量-本期耗用(发出)量

      本期耗用(发出)量=期初结存量+本期生产(入库)量-期末结存量

      产品产量分析指标

      某种产品产量折合成标准产品产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的折合系数

      某种产品的折合系数=该种产品的指标/标准产品的指标

      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率=(实际产量/计划产量) ×100%

      累计完成月度(或季度)计划的总进年率=期初至某日止完成生产量累计数/本月(或季、年)计划生产量×100%

      产品产值计划完成率=(实际产值/计划产值)×100%

      品种完成率=(完成产量计划品种数/计划生产品种数)×100%

      品种计划完成程度=不计算超额部分各品种完成计划产量%之和/计划生产品种数

      =按不抵补原则计数的实际产值/计划产值×100%

      零件品种完成率=(完成计划产量的零件种数/计划规定生产的零件种数)×100%

      生产均衡率=按不抵补原则计算的产量/分析期计划产量×100%

      生产成套率=(∑各成套期实际完成零件成套数与计划零件成套数的%)/计划期内成套期数

      =(∑分析期内由各成套期实际完成零件成套数)/(∑分析期内各成套期计划零件成套数×100%

      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月实际交货额/本月合同订货额)×100%

      销售收入完成率=(本月实际销售收入/本月计划销售收入)×100%

      新产品试制任务完成率=(实际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品种数/计划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品种数)×100%

      新产品投产任务完成率=(实际投产的新产品品种数/计划投产的新产品品种数)×100%

      新产品试制效益率=(试制成功某项新产品的总价值量/试制该项新产品的试制费用总额)×100%

      产品质量分析指标

      产品合格品率=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100%

      =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100%

      =合格品数量/交验的产品数量×100%

      由于产品合格率提高增加的产量=(计划期合格品产量/上期产品合格率)×(计划期合格率-上期合格率)

      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100%

      由于不合格品率降低增加的产量=[(计划期合格品产量/(1-上期不合格品率-计划期不合格品率)

      批不合格品率=批中不合格品数/批量×100%

      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每日出产量

      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每日出产量

      产品成品率=合格的成品数量/投入坯料数量×100%

      合格品工时率=合格品工时/(合格品工时+废品工时)×100%

      =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100%

      =(内废数量+外废数量)/[(本车间合格品数量-外废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内废数量+外废数量)×100%

      =(内废数量+外废数量)/(本车间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内废数量)×100%

      废品工时率=废品工时/(完成定额工时+废品工时)×100%

      废品损失率=废品损失/全部产品总成本×100%

      产品等级率=某等级品数量/全部合格品数量×100%

      产品质量稳定率=1-(最高数值-最低数值)/平均数值×100%

      产品返修率=返修品数量/全部送检品数量×100%

      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总额=内部故障成本总额+外部故障成本总额+鉴别成本总额+预防成本总额

      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

      产值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

      销售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

      质量故障损失率=(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企业总产值×100%

      利润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利润×100%

      最低质量成本=每件合格品所负担的废品损失+每件合格品所负担的预防鉴定费用

      =每件废品的损失×(不合格品率/合格品率)+每件合格产品所负担的预防检验费用×(合格品率/不合格品率)

      存货与日平均销售成本比率=期末存货/(销售产品成本/365)

      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存货周转率+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额)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现金+短期证券)/流动负债

      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率

      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当年到期的长期负债)

      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比率

      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之比=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营运资本周转率

      营运资本周转率=销售额/平均营运资本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

      固定费用补偿倍数

      固定费用补偿倍数=(利息费用、税、少数权益和正常营业利润+租金中的利息部分)/(利息费用+租金中的利息部分)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总额

      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有形资产债务率

      有形资产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100%

      固定资产与股本比率

      固定资产与股本比率=固定资产/(股东权益-无形资产)

      长期债务对营运资金的比率

      长期债务对营运资金的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本金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利润额/资本金×100%

      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盈利/平均资产×100%

      变异资产报酬率

      变异资产报酬率=盈利/[(年初资产占用额+年末资产占用额)/2]

      变异资产报酬率

      变异资产报酬率=(盈利+利息费用)/平均资产

      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额/销售收入×100%

      销售利税率

      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销售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利润额/产品(商品)成本×100%

      净值报酬率

      净值报酬率=利润额/平均股东权益×100%

      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

      单位变动成本=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产量之差

      =(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最高点产量-最低点产量)

      固定成本=最高(或最低)作业水平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或最低点产量)

      保本点分析法

      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

      多品种产品保本点分析

      1、加权平均法

      边际贡献总数=各种产品销售单价乘销售数量之和-各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乘销售数量之和

      2、分别计算法

      某种产品保本点=某种产品固定成本/某种产品边际贡献率

      企业总的保本点=∑(某种产品固定成本/某种产品边际贡献率)

      3、目标销售量和销售额

      达到保本点目标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达到保本点销售金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联系方式:
      1、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拨打我们24小时专线:15207118070;(李老师,唐老师);
      2、仁和会计全国热线:400-0821-333;
      3、您也可以直接加我们客服QQ在线了解详情:800016248。

          1分钟免费测试地址:http://www.whrhkj.com/ceshi.html

      • 上一篇:新手学会计快速入门指南——了解会计岗位
      • 下一篇:新手学会计快速入门指南——了解会计假设

      栏目导航

      会计基础

      猜您喜欢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
    •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12366纳税服务
    • 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ht
    • 大连金保工程信息管理系统:http
    • 重庆市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网:
    •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ht
    • 金税三期纳税人网上报税系统:ht
    • 财务工作中最常用的excel函数公

      最新文章

    • 国内外资银行排名
    • 什么是银行头寸?举例介绍
    • round函数的使用方法
    • 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
    • 坏账准备账务处理
    •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从哪几方
    • 速动比率的正常范围
    返回首页 | 电脑端 | 推荐 · 热门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