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查询申报税收汽车

常识学习会计股票更多..

    财务必知公式大全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汇总

    时间:2015-12-29 来源:发票查询
      

      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

      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

      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

      2.在途现金

      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

      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

      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

      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

      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

      4.商品资金周转率

      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

      或 =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

      5.商品销售成本

      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最后进价法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分批实际进价法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

      (4)毛利率计算法

      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

      或     =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

      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

      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

      实际差价计算法

      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

      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

      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

      6.商品流通费用分摊额

      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大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不能直接记入的间接费用×(某大类商品本月营业收入(成本)/本月全  部商品营业收入(成本)

      7.运杂费

      按率推算运杂费=计划期商品购进总额×(上期实际费用率+或-计划期费用增减率)

      火车和轮船运费=运输商品的计费重量×运费率

      汽车运费=计费重量×运输里程×运费率

      8.保管费

      自有仓库保管费=每月开支×计划期月数

      租赁仓库保管费=(每月租金+每周管理费)×计划期月数

      委托保管费=委托保管商品吨数×每吨天费率×计划期天数

      全部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租赁仓库保管费+委托保管费

      9.商业劳动生产率

      日劳动生产率=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平均职工人数

      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月商品纯(总)销售额/25。5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月(季、年)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季、年)平均职工人数

      售货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报告期售货员平均人数

      单位商品纯(总)销售额所需劳动量=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

      10.费用率

      费用率=(费用总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11.费用额

      费用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

      12.费用比重

      某项费用比重=(某项费用额/费用总额)×100%

      13.费用节约(或浪费)额

      费用节约(或浪费)额=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

      14.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报告期流通费用率

      15.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

      16.商品损耗率

      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

      17.商品损耗额

      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8.商品销售毛利额

      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9.商品销售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20.商品经营利润额

      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

      或=商品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

      21.商品经营利润率

      商品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

      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市内运杂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

      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1+进销差率)

      进销差率=(批发价格-出厂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批发价格-进货价格)/过货价格×100%

      22.工业品销地批发价格

      销地理论批发价格=[进货成本×(1+商品在途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

      销地批发价格=(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

      或 =(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包括运杂费的综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综合差率)+运杂费

      23.工业品调拔价格

      工业品调拔价格=供货单位所在地当月×(1-调拔折扣率)

      或 =供货单位收购价格或进货价格(1+调拔加价率)

      24.工业品零售价格

      理论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市内搬运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伤耗率)×(1-零售税率-零售经营费率-纯利率)]

      零售价格=批发价格×(1+批零差率)

      或=批发价格/(1-零批差率)

      批零差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 =(批零差价/批发价格)×100%

      零批差率=(批零差价/零售价格)×100%

      25.工业品质量差价

      质量差价=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

      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或-质量差价金额

      或 =标准品价格×(1+或-质量差率)

      或=标准品价格×质量比率

      质量差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

      质量比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

      26.商品销售额

      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销售额+预计今后日平均销售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7.商品购进额

      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购进额+预测今后日平均进货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8.商品储备额

      预测期末商品储备额=期初商品储备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

      29.商品流转次数

      商品流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余额

      30.商品流转天数

      商品流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商品流转次数

      或=(商品资金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

      31.进口盈亏额

      进口盈亏额=进口销售收入-进口成本

      =进口销售收入-进口处汇支出×外汇牌价-各项费用开支

      32.进口每美元赔赚额

      进口每美元赔赚额=自营进口商品盈亏额(人民币)/自营进口商品外汇支出(折合美元)

      33.进口盈亏率

      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成本(人民币))×100%

      34.进口商品进口成本

      进口商品进口成本=进口外汇支出×外汇牌价+税金+其他费用支出

      35.进口费用水平

      进口费用水平=[进口费用额/(自营进口销售额+外汇贷款进口销售额)]×100%

      36.进口商品价格

      按统一价(出厂价)作价。共计算公式为:

      进口商品价格=统一出厂价、供应价或批发牌价×(1-倒扣率)-到货费用

      按进口加成价作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口商品的加成价=人民币货价×80%

      进口运费、保险费=(人民币货价+加成额)×运费保险费定额或定率

      进口关税=人民币货价×(1+运费、保险费率)×关税率

      或 =人民币货价×(1+保险费率)×关税率

      工商税=[(到崖价+关税)/(1-工商税率)]×工商税率

      37.创汇额

      创汇额=出口工业产品外汇净收入-原材料的外汇成本或可换汇数

      38.创汇率

      创汇率=(创出额/原材料的外汇成本或可换汇数)×100%

      39.出口盈亏额

      出口盈亏额=出口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商品出口成本

      出口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外汇收入×银行外汇牌价

      40.出口盈亏率

      出口盈亏率=(出口亏额/出口商品出口成本)×100%

      41.出口商品出口成本

      出口商品出口成本=进货价款+国内运费+加工整理费+商品损耗+杂费+经营管理费+税金

      42.出口商品换汇成本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商品出口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汇))

      43.出口费用水平

      出口费用水平=(出口费用额/商品流通总额)×100%

      44.出口商品固定调拔价

      出口商品固定调拔价=(进货价+直接费用定额+税金)*(1+经营管理费率)

      45.出口商品周转率

      出口商品周转次数=本期出口商品销售总额/本期出口商品储存平均余额

      出口商品周转次数=本期出口商品储存平均余额/平均每日销售总额

      =计算期天数/出口商品周转次数

      46.经费费用分配

      按各品种商品或各类商品的重量、容积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

      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费用=(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重量(或占容积)/全部商品重量(或所占容积))×费用总额

      按各品种商品或各类商品库存额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

      某种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期末(或平均)库存额/全部商品期末(或平均)库存额)×费用总额

      按各种商品或各类商品销售额占全部商品销售额的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

      某种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销售额/全部商品销售额)×费用总额

      47.商品销售或本分散结转法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48.商品销售成本集中结转法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增加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

      49.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科目余额+月末“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阶=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

      50.商品流通企业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或-汇兑损益

      51.商品销售利润

      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52.出口商品合同履约率

      按交货数量计算合同履约率

      合同履约率=(本期实际交货数量/本期合同交货数量)×100%

      按购货金额计算合同履约率

      合同履约率=(本期实际交货金额/本期合同交货金额)×100%

      53.出口商品合格率

      某商品合格率=(该商品验收合格数量/该商品收购总数量)×100%

      多种商品合格率=(出口合格商品总金额/全部收购商品总金额)×100%

      54.库存出口商品质量指标

      商品积压率=(呆滞积压商品总额/库存商品总额)×100%

      商品适销率=(适销商品总额/库存商品总额)×100%

      商品滞销率=(不符合出口要求商品总额/库存商品总额)×100%

      55.出口商品成本导向定价法

      目标价格=出口商品单位成本+(该产品的目标利润额/该产品的预计产量)

      =出口商品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

      保本价格=商品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该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额/该商品销售量)

      56.出口每美元成本

      出口每美元成本(退税后)=自营出口总成本(退税后)/自营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美元)

      自营出口总成本(退税后)=自营出口销售进价+自营出口商品流通费+出口关税-自营出口商品退税收入

      57.出口盈亏率

      出口盈亏率=(出口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00%

      58.进口盈亏率

      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总成本)×100%

      商品流通费的分摊

      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期初费用留存额+本期费用发生额-期末库存商品应留存费用

      期末库存商品应留存费用=期末库存商品进价余额×费用分摊率

      费用分摊率=[(期初费用留存额+本期费用发生额)/(期初库存商品进价余额+本期增加商品进价总额)]  * 100%

      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基计算公式为:

      某大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不能直接记入的间接费用×(某大类商品本月营业收入(成本)/本月全部商品营业收入(成本)

      59.保管费

      自有仓库保管费=每月开支×计划期月数

      租赁仓库保管费=(每月租金+每月管理费)×计划期月数

      委托保管费=委托保管商品吨数×每吨天费率×计划期天数

      全部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租赁仓库保管费+委托保管费

      60.库存商品总金额

      库存商品总金额=库存商品结存数量×库存商品购进单价

      61.已销售商品成本

      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总金额+本期购进商品总金额-期末库存商品总金额

      62.毛利率计算法

      本月商品销售毛利=本月销售总额×上季实际(本季计划)毛利率

      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本月销售总额-本月商品销售毛利

      =本月销售总额×[1-上季实际(本季计划)毛利率]

      上季实际毛利率=[(上季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上季商品销售额]×100%

      63.商品流通费分析

      费用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

      费用率=费用总额/商品纯(总)销售额

      费用率升降速度=[(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100%

      =(费用率升降程度/计划(或上期)费用率)×100%

      费用节约(或浪费)额=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

      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

      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商品流通费利润率=(利润总额/商品流通费总额)×100%

      64.商品周转保本期

      某种商品保本期天数=(毛利额-销售税金-固定费用)/日变动费用

      =(毛利率-销售税金率-固定费用率)/日变动费用率

      65.商品周转保利期

      某种商品保利期天数=(毛利额-销售税金-固定费用-目标经营利润)/日变动费用

      =(毛利率-销售税金率-固定费用率-目标经营利润率)/日变动费用率

      66.商品适销率

      商品适销率=(适销对路商品价值额/商品购进总额)×100%

      =(适销的花色、品种、规格数/全部进货的花色、品种、规格数)×100%

      67.商品脱销率

      商品脱销率=[(脱销天数×日平均销售额)/商品销售总额]×100%

      68.平均在途天数

      平均在途天数=某类(或全部)物资在途天数之和/某类(或全部)物资进货次数之和

      69.平均验收天数

      平均验收天数=按标准批量折算后的某类(或全部)物资验收天数之和/某类(或全部)物资验收次数(或批数)

      70.进货损耗率

      数量计算法

      进货损耗率=(损耗数量/进货数量)×100%

      金额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进货损耗率=[(损耗数量×进货单价)/(进货数量×进货单价)]×100%

      71.发生退价款时物资进销差价调整

      进销差价调整数=退价金额×本批物资进销差价率

      物资进销差价率=(进销差价/进货原价)×100%

      进销差价调整数=退价金额×本批物资调整后的进销差价率

      调整后的进销差价率=[数量×原定销售单价-(数量×原进货单价-退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退价额)×100%

      =[原定销售单价-(原进货单价-退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退价额数量)×100%

      进销差价调整数=退价金额×本批物资调整的的进销差价率

      调整后的进销差价率=[(数量×原定销售单价-退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退价额)]/(数量×库进货单价-退价款额)×100%

      =[(原定销售单价-退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退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退价额数量)×100%

      库存物资调整数

      销价核算发生退价款时库存物资调整数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库存物资调整数=退价金额+退价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退价金额×(1+进销差价率)

      销价核算发生补价款时库存物资调整数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库存物资调整数=补价金额+补价后调整的进销差价数

      =补价金额×(1+进销差价率)

      72.发生补价款时进销差价调整数

      到补价款时,原定的销价按原来的差价率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进销差价调整数的计算公式为:

      进销差价调整数=补价金额×本批物资原定的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进销差价/进货原价)×100%

      收到补价款时,原定的销价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进销差价调整的计算公式为:

      进销差价调整数=补价金额×(1+进销差价率)

      73.发生补价款时进销差价调整数

      收到补价款时,原定的销价按原来的差价率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进销差价调整数的计算公式为:

      进销差价调整数=补价金额×本批物资原定的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进销差价/进货原价)×100%

      收到补价款时,原定的销价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进销差价调整数的计算公式为:

      进销差价调整数=补价金额×本批物资调整后的进销差价率

      调整后的进销差价率=[(数量×原定销售单价)-(数量×原进货单价+补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补价额)

      =[原定销售单价-(原进货单价+补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补价额数量)

      调整后的进销差价率=[(数量×原定销售单价+补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补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补价额)×100%

      =[(原定销售单价+补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补价额数量)](原进货单价+补价额数量)×100%

      74.进货单价

      一般物资进货原价=出厂价+浮动价+原材料加价+议价油加价+议价电加价+++

      煤炭进货原价=矿价×(1+加收的进货费率+加收的管理费率)

      原木或木材的进货原价=收购价+育林基金+财政管理费

      75.进口物资原价

      进货原价=外贸代理价+调剂外汇价差+保证金应摊的借款利息

      保证金应摊的借款利息=保证金×占用天数×(同期货期月利率/30)

      76.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拨付加工物资价款+加工费用+加工税金+应摊进货费用+发货运杂费+包装费

      77.回收废金属原价

      进货原价=购进价款+各种整理费用

      某批废金属应摊整理费=某批废金属整理数量×每一计量单位应摊整理费

      每一计量单位应摊整理费用=各种整理费用总额/整理废金属总量

      78.串换物资购进原价

      串换物资购进原价=串换物资的购进价+换出物资购销差额

      换出物资购销差额=换出物资的购进价-换出物资的销售价

      79.平均日销售额

      平均日销售额=计算期销售收入累计数/实际工作日数

      实际工作日数=(计算期日历天数/30)×25。5

      80.物资劳动效率

      人均销售额=计算期累计物资销售收入/计算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职工平均人数=各月份职工平均数/月份数

      =(1/2期初数+各月期初数+1/2期末数)/月份数

      月职工平均人数=(月初数+月末数)/2

      81.物资纯销售收入

      物资纯销售收入=物资销售总额-(代销物资销售收入+系统内调拨销售收入+销售其他经营单位销售收入)

      82.赊销物资保利值

      购销物资保利值=按收现款定的销价+赊销期的利息

      赊销期的利息=按收现款定的销价×[(货款月利率/30)×赊销天数]

      83.销价核算结转销售原价

      公式法

      按综合收费率收费的情况下结转销售原价的计算公式为:

      系统外物资销售原价=系统外物资销售收入/(1+综合收费率)

      系统内物资销售原价=系统内物资销售收入/(1+进货费收费率+管理费收费率-管理费倒扣率+利息支出收费率)

      进货费按定额收费,管理费和利息支出按收费率收费的情况下,结转销售原价的计算公式为:

      系统外物资销售原价=(系统外物资销售收入-进货费收费额)/(1+管理费收费率+利息支出收费率)

      系统内物资销售原价=(系统内物资销售收入-进货费收费额)/(1+管理费收费率-管理倒扣率+利息支出收费率)

      综合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物资销售原价=物资销售收入-应摊的进销差价

      某类物资应摊进销差价=某类物资销售收入×某类物资进销差率

      物资进销差价率=[未摊前物资进价差价余额/(月末库存物资、发出物资分期收款发出物资余额+本期销售物资总额)]×100%

      84.结转销售原价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物资销售原价=物资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本期增加库存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增加库存数量)

      期末库存物资金额=期末库存物资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物资销售原价=期初库存物资金额+本期增加物资金额-期末库存物资金额

      分批实际法。其计算公式为:

      物资销售原价=每批物资销售数量×该批物资实际进货单价

      最后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物资销售原价=期初结存物资金额+本期增加物资金额-期末库存物资金额

      期末库存物资金额=期末库存物资数量×最后一次进货单价

      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

      物资销售原价=物资销售数量×未结转前最先进货的库存物资单价

      85.物资周转速度

      物资周转速度=(物资销售收入-代销物资收入)/平均物资占用额

      物资周转天数=(平均物资占用额×计算期天数)/(物资销售收入-代销物资收入)

      86.进销差价冲减数

      进销差价冲减数=盘亏物资账面金额×综合差价率

      87.库存物资损耗率

      库存物资损耗率=(损耗数量/库存物资总量)×100%

      =[(损耗数量×单价)/库存物资总金额]×100%

      88.库存物资削价准备金

      库存物资削价准备金=销售物资总额×物资削价准备率

      89.库存物资保本保利储存期

      库存物资保本储存期=(预计进销差价-销售税金-一次性费用)/每日增长费用

      库存物资保利储存期=(预计进销差价-销售税金-一次性费用-目标利润)/每日增长费用

      90.物资流转费用总额

      物资流转费用总额=进货费用+仓储费用+管理费用+利息支出

      91.物资流转费用率

      物资流转费用率=(物资流转费用总额/物资销售收入)×100%

      92.进货费用摊销

      金额摊销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销售物资应摊进货费用=本期销售物资原价总额×分摊率

      分摊率=[月末未摊前待摊进货费用余额/(月末结存物资进价总额+本期销售物资原价总额)]×100%

      =[月末未摊前待摊进货费用余额/(月末结存物资帐面金额-摊销后的进销差价余额+本月销售物资原价总额)]×100%

      =[月末未摊前待摊进货费用余额/月末在途物资余额+月末库存物资帐面金额×(1-本月进销差价摊销率)+本月销售物资原价总额]]×100%

      数量摊销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应摊进货费用=本月销售物资数量×每一计量单位应摊进货费用

      每一计量单位应摊进货费用=月末未摊前待摊进货费用总额/(月末结存物资数量+本月销售物资数量)

      93.进货费用率

      进货费用率=(进货费用总额/物资销售收入)×100%

      94.仓储费用分摊

      平均储存量分摊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销售物应摊仓储费用=某类物资平均储存数量×仓储费用分摊率

      某类物资平均储存数量=1/2×(月初某类物资储存数量+月末某类物资储存数量)

      仓储费用分摊率=(仓储费用额/各类物资平均储存量之和)×100%

      平均储存额分摊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物资应摊仓储费=某类物资平均储存额×仓储费用分摊率

      某类物资平均储存额=1/2(月初某类物资储存额+月末某类物资储存额)

      仓储费用分摊率=(仓储费用额/各类物资平均储存额之和)×100%

      综合分摊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销售物资应摊仓储费=某类物资储存数×仓储费用分摊率

      某类物资储存数=(本期购进数/2)+期初结存数

      仓储费用分摊率=(仓储费用额/各类物资储存数之和)×100%

      95.仓储费用率

      仓储费用率=(仓储费用额/物资销售收入)×100%

      96.管理费用分摊

      按照实际销售额进行分摊。其计算公式为:

      管理费用分摊率=(管理费用额/各类物资(或各部门)实际销售收入之和)×100%

      按计划销售额分摊。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物资(或某部门)应摊管理费用=某类物资(或部门)计划销售额×管理费用分摊率

      管理费用分摊率=(管理费用额/各类物资(或各部门)计划销售额之和)×100%

      按人员分摊,其计算公式为:

      某部门应摊管理费用=某部门人员数×管理费用分摊率

      管理费用分摊率=(管理费用额/各部门人员之和)×100%

      按占月有资金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

      某部门应摊管理费用=管理费用额×某部门自有资金占全部自有资金的比例

      某部门的分摊比例=某部门占用自有资金数/全部自有资金数

      综合分摊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部门应分摊管理费用=某部门人员数×每人分摊额+某部门占用自有资金额×按占用自有资金的分摊率+某部门实际销售收入×按实际销售收入的分摊率

      97.管理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额/物资销售收入)×100%

      98.“四代一调”服务费

      代购、代销、调剂业务服务费=物资总值×收费标准

      代加工业务服务费=加工物资销价金额(或加工费)×收费标准

      代托运业务服务费=运杂费总值×收费标准

      99.服务业务应摊管理费

      服务业务应摊管理费=服务业务收入×分摊率

      分摊率=[管理费用额/(服务业务收入+供销业务的进销差价)]×100%

      100.服务业务应摊仓储费

      服务业务应摊仓储费=代购、代销物资平均储存额(量)×分摊率

      代购、代销物资平均储存额(量)=1/2[月初代购、代销物资储存额(量)+月末代购代销物资储存额(量)]

      分摊率=[仓储费用额/(代销业务平均储存(量)+代购、代销物资平均储存额(量))]×100%

      101.租赁业务利润总额

      租赁业务利润总额=出租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差额

      出租业务利润=出租物资业务收入-出租物资业务费用-经营税金

      应收仓储费

      按占用库房面积收取仓储费,其计算公式为:

      按占用库房面积收取仓储费,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仓储费=月储存物资平均占用面积×每平方米月收费率

      =日积储存物资占用面积×(每平方米月收费率/30)

      月平均占用仓储面积=1/2(月初占用面积+月末占用面积)

      日积储存物资占用面积=∑每月占用仓储面积

      按平均储存量收取仓储费,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仓储费=月平均储存量×月单位存储量收费率

      =日积存储量×(月单位存储量收费率/30)

      月平均储存量=1/2(月初存储量+月末存储量)

      日积存储量=∑每日存储量

      按平均储存额收取仓储费,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仓储费=月平均储存额×单位储存额月收费率

      =日积存储额×(单位储存额月收费率/30)

      月平均储存额=1/2(月初储存额+月末储存额)

      日积储存额=∑每日储存额

      按当月入库数和期初存储数综合收取仓储费,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仓储费=月初储存额(量)+当月入库额(量)×单位储存额(量)月收费率

      102.储运业务利润总额

      储运业务利润总额=储运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净差额

      储运业务利润=储运业务收入-储运业务收入-储运业务费用-经营税金

      103.费用利润率

      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物资流转费用总额)×100%

      • 上一篇:现金流量表中英文对照
      • 下一篇:出纳人员应该怎样管理好企业备用金

      栏目导航

      会计基础

      猜您喜欢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
    •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12366纳税服务
    • 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ht
    • 大连金保工程信息管理系统:http
    • 重庆市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网:
    •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ht
    • 金税三期纳税人网上报税系统:ht
    • 财务工作中最常用的excel函数公

      最新文章

    • 国内外资银行排名
    • 什么是银行头寸?举例介绍
    • round函数的使用方法
    • 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
    • 坏账准备账务处理
    •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从哪几方
    • 速动比率的正常范围
    返回首页 | 电脑端 | 推荐 · 热门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