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查询申报税收汽车

常识学习会计股票更多..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有必要知道的36个会计公式

    时间:2015-12-29 来源:发票查询
      

      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

      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 (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 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

      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

      2.在途现金

      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

      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

      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

      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

      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

      4.商品资金周转率

      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

      或 =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

      5.商品销售成本

      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最后进价法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 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分批实际进价法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

      (4)毛利率计算法

      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

      或     =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

      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

      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

      实际差价计算法

      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

      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

      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

      6.商品流通费用分摊额

      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大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不能直接记入的间接费用×(某大类商品本月营业收入(成本)/本月全  部商品营业收入(成本)

      7.运杂费

      按率推算运杂费=计划期商品购进总额×(上期实际费用率+或-计划期费用增减率)

      火车和轮船运费=运输商品的计费重量×运费率

      汽车运费=计费重量×运输里程×运费率

      8.保管费

      自有仓库保管费=每月开支×计划期月数

      租赁仓库保管费=(每月租金+每周管理费)×计划期月数

      委托保管费=委托保管商品吨数×每吨天费率×计划期天数

      全部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租赁仓库保管费+委托保管费

      9.商业劳动生产率

      日劳动生产率=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平均职工人数

      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月商品纯(总)销售额/25.5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月(季、年)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季、年)平均职工人数

      售货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报告期售货员平均人数

      单位商品纯(总)销售额所需劳动量=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

      10.费用率

      费用率=(费用总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11.费用额

      费用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

      12.费用比重

      某项费用比重=(某项费用额/费用总额)×100%

      13.费用节约(或浪费)额

      费用节约(或浪费)额=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

      14.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报告期流通费用率

      15.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

      16.商品损耗率

      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

      17.商品损耗额

      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8.商品销售毛利额

      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9.商品销售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20.商品经营利润额

      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

      或=商品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

      21.商品经营利润率

      商品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

      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市内运杂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

      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1+进销差率)

      进销差率=(批发价格-出厂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批发价格-进货价格)/过货价格×100%

      22.工业品销地批发价格

      销地理论批发价格=[进货成本×(1+商品在途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

      销地批发价格=(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

      或 =(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包括运杂费的综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综合差率)+运杂费

      23.工业品调拔价格

      工业品调拔价格=供货单位所在地当月×(1-调拔折扣率)

      或 =供货单位收购价格或进货价格(1+调拔加价率)

      24.工业品零售价格

      理论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市内搬运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伤耗率)×(1-零售税率-零售经营费率-纯利率)]

      零售价格=批发价格×(1+批零差率)

      或=批发价格/(1-零批差率)

      批零差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 =(批零差价/批发价格)×100%

      零批差率=(批零差价/零售价格)×100%

      25.工业品质量差价

      质量差价=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

      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或-质量差价金额

      或 =标准品价格×(1+或-质量差率)

      或=标准品价格×质量比率

      质量差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

      质量比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

      26.商品销售额

      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销售额+预计今后日平均销售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7.商品购进额

      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购进额+预测今后日平均进货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8.商品储备额

      预测期末商品储备额=期初商品储备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

      29.商品流转次数

      商品流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余额

      30.商品流转天数

      商品流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商品流转次数

      或=(商品资金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

      31.进口盈亏额

      进口盈亏额=进口销售收入-进口成本

      =进口销售收入-进口处汇支出×外汇牌价-各项费用开支

      32.进口每美元赔赚额

      进口每美元赔赚额=自营进口商品盈亏额(人民币)/自营进口商品外汇支出(折合美元)

      33.进口盈亏率

      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成本(人民币))×100%

      34.进口商品进口成本

      进口商品进口成本=进口外汇支出×外汇牌价+税金+其他费用支出

      35.进口费用水平

      进口费用水平=[进口费用额/(自营进口销售额+外汇贷款进口销售额)]×100%

      36.进口商品价格

      按统一价(出厂价)作价。共计算公式为:

      进口商品价格=统一出厂价、供应价或批发牌价×(1-倒扣率)-到货费用

      按进口加成价作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口商品的加成价=人民币货价×80%

      进口运费、保险费=(人民币货价+加成额)×运费保险费定额或定率

      进口关税=人民币货价×(1+运费、保险费率)×关税率

      或 =人民币货价×(1+保险费率)×关税率

      工商税=[(到崖价+关税)/(1-工商税率)]×工商税率

      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

      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 (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 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

      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

      2.在途现金

      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

      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

      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

      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

      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

      4.商品资金周转率

      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

      或 =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

      5.商品销售成本

      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最后进价法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 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分批实际进价法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

      (4)毛利率计算法

      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

      或     =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

      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

      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

      实际差价计算法

      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

      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

      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

      6.商品流通费用分摊额

      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大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不能直接记入的间接费用×(某大类商品本月营业收入(成本)/本月全  部商品营业收入(成本)

      7.运杂费

      按率推算运杂费=计划期商品购进总额×(上期实际费用率+或-计划期费用增减率)

      火车和轮船运费=运输商品的计费重量×运费率

      汽车运费=计费重量×运输里程×运费率

      8.保管费

      自有仓库保管费=每月开支×计划期月数

      租赁仓库保管费=(每月租金+每周管理费)×计划期月数

      委托保管费=委托保管商品吨数×每吨天费率×计划期天数

      全部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租赁仓库保管费+委托保管费

      9.商业劳动生产率

      日劳动生产率=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平均职工人数

      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月商品纯(总)销售额/25.5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月(季、年)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季、年)平均职工人数

      售货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报告期售货员平均人数

      单位商品纯(总)销售额所需劳动量=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

      10.费用率

      费用率=(费用总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11.费用额

      费用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

      12.费用比重

      某项费用比重=(某项费用额/费用总额)×100%

      13.费用节约(或浪费)额

      费用节约(或浪费)额=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

      14.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报告期流通费用率

      15.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

      16.商品损耗率

      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

      17.商品损耗额

      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8.商品销售毛利额

      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9.商品销售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20.商品经营利润额

      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

      或=商品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

      21.商品经营利润率

      商品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

      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市内运杂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

      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1+进销差率)

      进销差率=(批发价格-出厂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批发价格-进货价格)/过货价格×100%

      22.工业品销地批发价格

      销地理论批发价格=[进货成本×(1+商品在途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

      销地批发价格=(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

      或 =(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包括运杂费的综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综合差率)+运杂费

      23.工业品调拔价格

      工业品调拔价格=供货单位所在地当月×(1-调拔折扣率)

      或 =供货单位收购价格或进货价格(1+调拔加价率)

      24.工业品零售价格

      理论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市内搬运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伤耗率)×(1-零售税率-零售经营费率-纯利率)]

      零售价格=批发价格×(1+批零差率)

      或=批发价格/(1-零批差率)

      批零差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 =(批零差价/批发价格)×100%

      零批差率=(批零差价/零售价格)×100%

      25.工业品质量差价

      质量差价=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

      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或-质量差价金额

      或 =标准品价格×(1+或-质量差率)

      或=标准品价格×质量比率

      质量差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

      质量比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

      26.商品销售额

      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销售额+预计今后日平均销售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7.商品购进额

      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购进额+预测今后日平均进货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8.商品储备额

      预测期末商品储备额=期初商品储备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

      29.商品流转次数

      商品流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余额

      30.商品流转天数

      商品流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商品流转次数

      或=(商品资金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

      31.进口盈亏额

      进口盈亏额=进口销售收入-进口成本

      =进口销售收入-进口处汇支出×外汇牌价-各项费用开支

      32.进口每美元赔赚额

      进口每美元赔赚额=自营进口商品盈亏额(人民币)/自营进口商品外汇支出(折合美元)

      33.进口盈亏率

      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成本(人民币))×100%

      34.进口商品进口成本

      进口商品进口成本=进口外汇支出×外汇牌价+税金+其他费用支出

      35.进口费用水平

      进口费用水平=[进口费用额/(自营进口销售额+外汇贷款进口销售额)]×100%

      36.进口商品价格

      按统一价(出厂价)作价。共计算公式为:

      进口商品价格=统一出厂价、供应价或批发牌价×(1-倒扣率)-到货费用

      按进口加成价作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口商品的加成价=人民币货价×80%

      进口运费、保险费=(人民币货价+加成额)×运费保险费定额或定率

      进口关税=人民币货价×(1+运费、保险费率)×关税率

      或 =人民币货价×(1+保险费率)×关税率

      工商税=[(到崖价+关税)/(1-工商税率)]×工商税率

      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

      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 (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 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

      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

      2.在途现金

      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

      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

      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

      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

      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

      4.商品资金周转率

      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

      或 =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

      5.商品销售成本

      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最后进价法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 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分批实际进价法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

      (4)毛利率计算法

      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

      或     =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

      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

      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

      实际差价计算法

      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

      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

      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

      6.商品流通费用分摊额

      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

      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大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不能直接记入的间接费用×(某大类商品本月营业收入(成本)/本月全  部商品营业收入(成本)

      7.运杂费

      按率推算运杂费=计划期商品购进总额×(上期实际费用率+或-计划期费用增减率)

      火车和轮船运费=运输商品的计费重量×运费率

      汽车运费=计费重量×运输里程×运费率

      8.保管费

      自有仓库保管费=每月开支×计划期月数

      租赁仓库保管费=(每月租金+每周管理费)×计划期月数

      委托保管费=委托保管商品吨数×每吨天费率×计划期天数

      全部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租赁仓库保管费+委托保管费

      9.商业劳动生产率

      日劳动生产率=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平均职工人数

      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月商品纯(总)销售额/25.5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月(季、年)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季、年)平均职工人数

      售货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报告期售货员平均人数

      单位商品纯(总)销售额所需劳动量=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

      10.费用率

      费用率=(费用总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11.费用额

      费用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

      12.费用比重

      某项费用比重=(某项费用额/费用总额)×100%

      13.费用节约(或浪费)额

      费用节约(或浪费)额=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

      14.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报告期流通费用率

      15.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

      16.商品损耗率

      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

      17.商品损耗额

      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8.商品销售毛利额

      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9.商品销售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20.商品经营利润额

      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

      或=商品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

      21.商品经营利润率

      商品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

      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市内运杂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

      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1+进销差率)

      进销差率=(批发价格-出厂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批发价格-进货价格)/过货价格×100%

      22.工业品销地批发价格

      销地理论批发价格=[进货成本×(1+商品在途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

      销地批发价格=(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

      或 =(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包括运杂费的综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综合差率)+运杂费

      23.工业品调拔价格

      工业品调拔价格=供货单位所在地当月×(1-调拔折扣率)

      或 =供货单位收购价格或进货价格(1+调拔加价率)

      24.工业品零售价格

      理论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市内搬运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伤耗率)×(1-零售税率-零售经营费率-纯利率)]

      零售价格=批发价格×(1+批零差率)

      或=批发价格/(1-零批差率)

      批零差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 =(批零差价/批发价格)×100%

      零批差率=(批零差价/零售价格)×100%

      25.工业品质量差价

      质量差价=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

      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或-质量差价金额

      或 =标准品价格×(1+或-质量差率)

      或=标准品价格×质量比率

      质量差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

      质量比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

      26.商品销售额

      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销售额+预计今后日平均销售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7.商品购进额

      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购进额+预测今后日平均进货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8.商品储备额

      预测期末商品储备额=期初商品储备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

      29.商品流转次数

      商品流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余额

      30.商品流转天数

      商品流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商品流转次数

      或=(商品资金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

      31.进口盈亏额

      进口盈亏额=进口销售收入-进口成本

      =进口销售收入-进口处汇支出×外汇牌价-各项费用开支

      32.进口每美元赔赚额

      进口每美元赔赚额=自营进口商品盈亏额(人民币)/自营进口商品外汇支出(折合美元)

      33.进口盈亏率

      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成本(人民币))×100%

      34.进口商品进口成本

      进口商品进口成本=进口外汇支出×外汇牌价+税金+其他费用支出

      35.进口费用水平

      进口费用水平=[进口费用额/(自营进口销售额+外汇贷款进口销售额)]×100%

      36.进口商品价格

      按统一价(出厂价)作价。共计算公式为:

      进口商品价格=统一出厂价、供应价或批发牌价×(1-倒扣率)-到货费用

      按进口加成价作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口商品的加成价=人民币货价×80%

      进口运费、保险费=(人民币货价+加成额)×运费保险费定额或定率

      进口关税=人民币货价×(1+运费、保险费率)×关税率

      或 =人民币货价×(1+保险费率)×关税率

      工商税=[(到崖价+关税)/(1-工商税率)]×工商税率

      在线咨询仁和客服可免费获得仁和会计独家整理的考试真题及答案,索取最新会计证复习资料>>>

      联系方式:
      1、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拨打我们24小时专线:15207118070;(李老师,唐老师);
      2、仁和会计全国热线:400-0821-333;
      3、您也可以直接加我们客服QQ在线了解详情:800016248。
      推荐阅读:
            仁和集团2014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正式启动
            仁和会计梦想计划 这一次坚决让梦想实现!
            会计职业适应度测试 精准度达99%
            全国2014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

      • 上一篇:【精编】企业所得税汇缴中热点难点问题解析
      • 下一篇:了解工资薪金和劳务费的区别

      栏目导航

      会计基础

      猜您喜欢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
    •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12366纳税服务
    • 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ht
    • 大连金保工程信息管理系统:http
    • 重庆市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网:
    •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ht
    • 金税三期纳税人网上报税系统:ht
    • 财务工作中最常用的excel函数公

      最新文章

    • 国内外资银行排名
    • 什么是银行头寸?举例介绍
    • round函数的使用方法
    • 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
    • 坏账准备账务处理
    •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从哪几方
    • 速动比率的正常范围
    返回首页 | 电脑端 | 推荐 · 热门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