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必备教程第二章】第一节 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必备教程】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三个部分内容,以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的法规、制度为依据,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具有条理清晰、内容新颖、举例多、通俗易懂的特点。
第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第一节 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
第二节 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第三节 专家点拨的方法
第一节 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
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行政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
一、行政单位资产的类别
行政单位为了正确地核算各种资产,通常将全部资产按流动性及其存在形态分为以下两类。
(一)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耐用年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等。
二、行政单位资产计价的方法
资产计价是指以货币计量资产的价值,包括一定时期内对增加的资产、减少的资产以及结存的资产进行计价。对增加的资产通常按实际(历史)成本计价;对减少的资产也应以实际成本为基础进行计价。只是当每批取得的资产实际成 本不一致时,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减少资产进行计价;对结存的资产仍以实际成本为基础进行计价。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成本与市价差距较大时,可按市价计价,或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计价。
(一)库存现金的核算
行政单位的现金指库存现金,即存于单位内部,用于日常零星开支的货币资金。在行政单位的所有资产中,现金最能够直接转化为其他资产,流动性最大。
因而,加强现金的管理对保护其完整安全,防止意外或损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库存现金管理的要求
行政单位对库存现金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各行政单位出纳和会计要分别管理。
要设专职或兼职的出纳员管理现金出纳工作。会计、出纳要分开,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账。在这种人员分工条件下,错误可被及时发现,现金被贪污、挪用的可能性会减少。
(2)按国家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只能在下列范围内开支使用现金:
a.职工的工资。这里所说的职工工资指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b.个人的劳务报酬。这是指由于个人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等提供劳务而由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等向个人支付的劳务报酬,包括新闻出版单位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各种学校、培训机构等支付给外聘教师的讲课费,以及设计费、装潢费、安装费、制图费、化验费、测试费、医疗费、法律服务费、咨询费、各种演出与表演费、技术服务费、介绍服务费、经纪服务费、代办服务费及其他劳务费用,等等。
c.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d.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现金支出,如退休金、抚恤金、学生助学金、职工困难生活补助费等。
e.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如金银、工艺品、废旧物资等的价款。
f.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g.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按照规定,结算起点为100元,超过结算起点的,应实行银行转账结算。在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可以使用现金进行结算,结算起点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报国务院备案。
h.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如因采购地点不确定、交通不便、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办理转账结算不够方便,必须使用现金的支出。
(3)严格遵守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的限额。
现金的库存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付,按规定允许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行政单位为了办理日常零星开支,需要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备用金·但国家银行规定要进行限额管理,各单位的库存现金,必须经过开户银行核定,除核定的库存限额以外,其余必须存人开户银行,不得自行保留。库存现金限额一般为3~5天零星支付所需的现金。需要调整库存现金限额时,应再向开户银行申请报批。
(4)不准坐支现金。
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的现金管理应遵守“八不准”。这八不准是:
a.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b.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
c.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
d.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人或支取现金。
e.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
f.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小金库)。
g.不准发生变相货币。
h.不准以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开户单位如有违反现金管理“八不准”的任何一种情况,开户银行可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
(5)严格现金收付手续,现金收支应及时人账。
收入现金必须开给交款人正式收据,支付现金应在付款的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戳记。
每天核对库存,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款相符。单位之间不得相互借用现金,也不得将单位收入的现金办理储蓄。
2.库存现金的账务处理
(1)现金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为核算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应设置“库存现金”科目,收到现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库存现金数额。
行政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有外币现金的行政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出纳员付款时,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并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正确性、真实性的审核。
(2)现金的账务处理。
为了反映行政单位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应设置“库存现金”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其借方反映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反映库存现金的减少,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库存现金数额。
有外币现金的行政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行政单位收到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支付现金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
(二)银行存款与外埠存款的核算
1.银行存款的核算
行政单位设置“银行存款”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存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其借方登记收入的存款数额,贷方登记付出的存款数额,期末借方余额表示行政单位银行存款的结余数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每月终了,行政单位账面结余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逐笔查明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属于未达账项,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行政单位将款项存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库存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外埠存款的核算
根据我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持有外币的行政单位,必须按规定向当地中国银行申请开立“银行存款-X×外币户”,并严格按照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
有外币存款的行政单位,应在“银行存款”科目下分别按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行政单位发生的外币银行存款业务,应将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外国货币折合为人民币记账时,应按业务发生时的我国银行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年度终了(外币存款业务量大的机关可按季或月结算),行政单位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照期末我国人民币市场汇价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调整后的各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入有关支出。
(三)暂付款的核算
暂付款是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一般包括预付的设备款、职工预借的差旅费、报销单位领用的备用金等。
行政单位进行暂付款的核算时,设置“暂付款”会计科目,此科目用来核算行政单位临时发生的暂付或待核销的结算款项,该科目属于资产类账户的科目,其借方登记暂付款的增加数,贷方登记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数,借方余额反映尚待结算的暂付款累计数。本科目应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行政单位发生暂付款时,借记“暂付款”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专款支出”等有关科目;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时,借记“经费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暂付款”科目。
(四)材料的核算
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是指大宗购入进入仓库,并陆续耗用的行政用材料,如备用的修理用材料、取暖材料和大宗办公用品等。购人数量不大或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可按购人数直接列支,不作库存材料核算。
行政单位应使用“库存材料”科目核算大宗购人的各种材料、物资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等。购人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领用出库时,贷记本科目,借记有关支出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材料的实际库存金额。
本科目应按库存材料的类别、品种等有关项目设置明细账,并根据材料入库单、出库单逐笔登记。
1.购进材料核算的主要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通常取得材料时,按实际成本记账。购入和有偿调人的材料,分别以赡价、调拨价作为材料人账价格。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计人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核算。购人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借记“库存材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对于数量不大,随买随用的办公用一般材料,可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在“库存材料”科目核算。
2.发出材料核算的主要账务处理
发出材料时,应由用料部门在用料计划内填制领料单,经领料单位负责人审核签章后,方可作为发料的凭证。材料管理人员对领料单进行审核后,核定实发数量,并将实发数量填入领料单的实发栏,同时由领发料双方在领料单上签章。
在领料单上加盖发讫戳记,作为登记材料明细账的依据。
由于一种材料每次进料的来源、单价可能不完全一样,行政单位大多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单价。
加权平均法是以加权平均计算的单位成本为依据,计算期末结存材料和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3.材料清查的主要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的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应当查明原因,报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作为增加或减少当期支出处理。盘盈时,借记“库存材料”科目,贷记有关支出科目;盘亏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库存材料”科目。
(五)固定资产的核算
1.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特征
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用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固定资产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即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用于出售的产品。其中“出租”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且寿命有限。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计期闻,比如自用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表现企业使用期的预计使用年限。对于某些机器设备或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使用寿命表现为以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如汽车或飞机等,按其预计行驶或飞行里程估计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意味着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随着使用和磨损,通过计提折旧方式逐渐减少账面价值。因此,为取得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全部支出均属于资本性支出,并根据使用各期的受益程度将其在有效使用年限内逐步转化为费用。
(3)固定资产特殊的价值转移方式。
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且能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成本或当期费用中。因此,不具备实物形态的无形资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改变其实物形态的、其价值一次性发生转移的流动资产都不属于固定资产的范围。
(4)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具有实物特征,这一特征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区别开来。有些无形资产可能同时符合固定资产的其他特征,如无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但是,由于其没有实物形态,所以,不属于固定资产。
对于工业企业所持有的工具、用具、备品备件、维修设备等资产,施工企业所持有的模板、挡板、架料等周转材料,以及地质勘探企业所持有的管材等资产,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管理和核算。尽管该类资产具有固定资产的某些特征,如使用期限超过1年,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数量多,单价低,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在实务中,通常确认为存货。但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比如企业(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软件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加有三个主要的资金来源:一是经常性收人中可用于设备购置的资金;二是拨人的专项收入;三是基本建设资金。除此之外,行政单位还可能因外界捐赠或盘盈而增加固定资产。
行政单位使用经常性收入或专项收入购建固定资产对,发生的各项开支应列入相应支出科目,如“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科目或“经费支出——专项支出”科目,购建完成时,借记“固定资产”科日,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使用基本建设资金购建固定资产时,相应的开支在行政单位的基本建设会计体系巾核算,日常业务会计体系中不作核算。在基建完工,经验收交付使用时,借记“崮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行政单位接收有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t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对接受捐赠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及有关关税、运杂费等,一方面应记入有关支出科目,同时,也应补充记人“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
3.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折1日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线法。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J日额相等。计算公式为: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如行驶里程、工作对数等)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假定固定资产的价值随着其使用程度而磨损,因此,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应平均分摊于固定资产提供的各个工作量中。
这种方法计算的单位工作量计提的折旧额是相等的。计算公式为: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将固定资产期初账面价值乘以不考虑残值情况下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来计算各期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为避免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降低到它的预计净残值以下,企业一般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即改为直线法。
4.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
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效能,必须对损坏的固定资产进行修理。固定资产的修理范围的大小和修理时间间隔的长短,可以分为大修理和中小修理。
对固定资产的修理,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核算,收入与支出不必进行配比。修理发生的费用,都列为当期的经费支出。
5.固定资产租赁的核算
固定资产租赁,按照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否转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所付租金的性质,可以分为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
(1)经营性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经营性租人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不属于本单位,因而不能作为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人账。支付的租金应如何处理,视租入固定资产的用途而定,如果用于日常的公务活动,租金应列入经费支出;如果用于其他活动,租金应列为其他支出。
(2)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属于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性质。租入固定资产时,单位的固定资产增加,应按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固定资产的增加使单位固定基金也相应地增加,应贷记“固定基金一科目。付出的租赁费作为“经费支出”科目处理。
6.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出售、报废、毁损、盘亏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和变卖,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由于采购计划不周或计划的变更,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致使一部分固定资产闲置不用,应主动及时地按制度规定报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准,进行调拨或出售。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调拨,一般实行有偿调拨。凡经批准对外调拨的固定资产,都应由单位的财产管理部门统一办理调拨手续。财产管理部门在调拨固定资产时,都应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连同固定资产卡片,一并报送财务部门销账。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除闲置不用进行调拨外,有的固定资产由于各种原因,已不适合使用,需要变价出售,变价出售的固定资产,一般应按质论价,并把其价款作为单位的其他收入。
有偿调出、变卖的固定资产,接其账面价值销账,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实际收到的变价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每年必须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固定资产发生盘亏、毁损,报废时,按减少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收入记人“其他收入”科目清理过程中的支出,记入“经费支出”科目。
7.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为保证固定资产增减和结存核算的真实性,挖掘现有固定资产的潜力,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以保证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清查发现的盘盈、盘亏,根据账面数和实存数,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并及时查明盘盈盘亏的原因,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分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应及时补记人账,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对于管理不善或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按账面价值销账,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对于责任事故造成盘亏的固定资产,应责成过失人给予赔偿。
8.固定资产期末计价
企业应于期末或者至少年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根据客观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应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期末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具体如下:
(1)固定资产的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处置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2)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并计人当期损益。
(3)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以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4)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时,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计提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即: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原价扣除正常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同时,冲销没有转回的已计提的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并增加已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四、行政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所拥有的资产净值,它反映国家对行政单位的资产所有权。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行政单位的全部资产与全部负债的差额。
行政单位净资产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
(一)固定基金
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所有的各项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固定基金具有占用时间较长的特点。主要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拨人或单位自有的奖金购建,上级主管部门调入、接受捐赠的各项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
1.固定基金核算的内容
固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占有的或使用的各项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固定基金的内容按其形成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事业单位新建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固定基金。
(2)事业单位购入、调人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固定基金。
(3)事业单位自制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固定基金。
(4)融资租人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固定基金。
(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固定基金。
(6)接受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固定基金。
(7)盘盈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固定基金。
2.固定基金的账务处理
为了总括地核算和监督固定基金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设置“固定基金”
(净资产类)科目。贷方记固定基金增加数,借方记减少数,其贷方余额表示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固定基金总值。该科目的期末余额与“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应保持相对应的关系(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除外)。
(1)固定基金增加的核算。
固定基金增加的业务主要有:自有资金购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盘盈、接受捐赠的固定基金等。
a.购建固定资产而增加的固定资产基金。
行政单位只要购建了固定资产,便形成了相应的固定基金。因此在会计核算上,一方面,应反映购建固定资产的经费来源,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另一方面,还应反映购建的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例2-1】甲行政单位3月1日用经费购买办公用设备一台,价款6 000元,开出转账支票付讫。
借:经费支出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 6 000
货:固定基金 6 000
b.盘盈固定资产所增加的固定基金。
行政单位盘盈的固定资产所增加的固定基金同样应加以反映,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例2-2】甲行政单位3月底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账外音响设备一台,估价3 200元。经过有关部门办理财产登记手续后,根据有关凭证编制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3 200
贷:固定基金 3 200
c.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所增加的固定资产基金。
行政单位对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是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但对于接受捐赠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关税、运杂费等,一方面应记人有关支出科目,另一方面也应补充记人“固定资产”科目和“固定基金”科目。
【例2-3】甲行政单位3月10日接受外来单位无偿捐赠电脑2台,供办公使用,价值为12 000元。
借:固定资产 12 000
赞:固定基金 12 000
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行政单位还有可能从外单位融资租人固定资产,以满足办公的需要。
【例2 - 4】甲行政单位融资租人一项固定资产,应付融资租赁费为5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安装费1 200元。
借:固定资产 50 000
贷:其他应付款 50 000
借:经营支出 1 200
贷:银行存款 1 200
借: 固定资产 1 200
贷:固定基金 1 200
注意:在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的数额是相等的。由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特殊情况,按照制度规定的核算方法核算,两者并不相等。因此,在编制有关报表时,应注明形成此差额所包含的明细内容。
(2)固定基金减少的核算。
固定基金减少的业务主要有:有偿调出或变卖固定资产、毁损或报废固定资产、盘亏固定资产以及对外投资转出固定资产。
a.有偿调出、变卖固定资产所减少的固定基金。
行政单位有偿调出、变卖固定资产既会引起固定基金的减少,也会使银行存款等增加。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除了反映固定资产减少所引起的固定基金减少外,还应反映银行存款等的增加。
【例2 - 5】甲行政单位有偿调出一台未用的复印机,账面价值45 000元,现价值35 000元,全部留归单位使用。
调出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基金 45 000
贷:固定资产 45 000
收到有偿调出固定资产的价款(留用部分)时:
借:银行存款 35 000
贷:其他收入 35 000
b.盘亏、毁损、报废固定资产所减少的固定基金。
行政单位因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相应地引起其上面所占用的固定基金的减少。根据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应作有关会计处理,即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例2-6】甲行政单位4月底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丢失食堂用设备一台,价值达5 000元。
在报经批准后
借:固定基金 5 000
贷:固定资产 5 000
按规定,行政单位不断折旧,所以“固定资产”科目和“固定基金”科目相对应,两者数额始终相等。
(二)结余
结余是行政单位年度各项收入(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与支出(经费支出、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行政单位的正常经费结余与专项资金结余。行政单位年度内发生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在年末需分别转入“结余”科目进行配比。这样,行政单位1年内的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即形成了行政单位的结余,它是全年资金运行以后的余额。
有专项资金的行政单位,应将结余分为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分别核算。
经常性结余是经常性经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是结余的主要部分。专项结余是专项经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即专项资金结余。
为核算行政单位年度各项收支结果,反映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应设置“结余”
科目。本科目属于净资产类,借方反映转入的支出数,贷方反映转入的收人数,贷方余额为行政单位的滚存结余。
年终,将收人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的贷方,借记“拨人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将支出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的借方,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科目。
有专项资金收支的单位,各项收支应分别结转“结余”,即将专项的收支分别转入“结余一专项结余”明细科目,将非专项的收支分别转入“结余——经常性结余”明细科目。
推荐阅读
第一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第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第三章 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核算
第四章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
第五章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
第六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
1分钟免费测试地址:http://www.whrhkj.com/ceshi.html
预约试听方式:
1、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拨打我们24小时专线:15207118070;(李老师,唐老师);
2、仁和会计全国热线:400-0821-333;
3、您也可以直接加我们客服QQ在线了解详情:8000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