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注意事项】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篇一 :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夏至养生要注意什么?老话说“不过夏至不热”。(www.fapiaochaxun.com)夏至过后,就进入了一年最热的一段时间,与气候相对应,夏至时节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夏至养生的要点在于防暑护阳。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夏至养生要注意什么,夏至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夏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夏至养生先养心
中医专家指出,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夏至”之时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
夏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夏至养生须防暑
夏至期间,全国气温高、光照足、雨水也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夏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至养生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不要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食物。(www.fapiaochaxun.com)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容易出现腹泻。所以,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夏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运动养生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夏至养生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夏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起居养生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www.fapiaochaxun.com)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附:夏至养生念好“三字经”
6月21日,夏至。酷暑来了,饮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单"来,否则很可能造成部分营养成分不足和失衡,进而影响正常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等生理机能,引发疾病。专家表示:"念好'均、碱、水'这三字诀就好办了!
均:营养摄入要均衡
夏天炎热,人体出汗多,水分和矿物质流失大,同时人体活动增加,对能量的需求也较冬天为多,因此应注意膳食营养摄入的两个均衡:
一是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不偏食、不挑食,注意好饮食中荤素、粗精的搭配,一般就能避免营养失衡。
二是进、出的均衡。夏季人体活动多,生理机能旺盛,消耗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也相应增多,这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饮食和营养添加剂补充。
碱:多进食碱性食物
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若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表现为机体不适、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严重疾患。所以,夏天特别需要注意多进食碱性食物,包括新鲜蔬菜鲜榨汁、大部分水果鲜榨汁,各种蔬菜和大部分水果。而可乐和各色汽水、酒类、牛奶和各种奶制食品、含糖分的甜品、点心、肥肉、红肉等,大多属于酸性食品,不宜过多食用。
水:补水要及时正确
夏季,人体水分流失较大,因此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专家指出,符合卫生标准的矿泉水是夏季补水的理想来源。符合卫生标准的纯净水,特别渴的时候是不错的补水来源,但因为其中为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被过滤掉了,没法补充流失的无机盐,暂时止渴可以,长期依赖不利于健康。此外,补水的量也要正确。基本标准是让自己不口渴、眼睑丰润有光泽。
篇二 : 冬至怎么注意养生
冬至天气较冷,特别是北方的冬天。[www.fapiaochaxun.com)寒冷的天气容易使人懒惰,忽略养生。其实,越是寒冷的天气越要注意保健,这样才能强身健体。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冬至如何养生。
一、保持空气流通。冬至寒冷,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呆在室内、紧闭门窗,空气不流通会使污浊的空气滞留在室内,人们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会诱发肺炎,所以一定要经常开门窗通气。对于使用煤炭取暖的人,空气中一氧化碳成分较多,更要注意空气流通,以免出现一氧化碳中毒。
二、适量的运动。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可防寒。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到室外散散步、做保健操等,但是要避免在天气不好时进行室外运动,比如大风、大寒、雨雪天气等,特别是现在很多城市雾霾较重,一定要尽量避免在雾霾天气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保护呼吸道。其实在冬季更适合室内活动,有条件的可以到健身房运动,老年人可以到老年活动中心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女性可以在家做瑜伽、跳舞,但是运动一定适量,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三、适当食补。寒冷的天气人们需要消耗更多的脂肪来取暖,所以可以多进食一些热量高的食物,比如牛羊肉、豆类等,另外由于冬季寒冷,蔬菜种类较少,很多人食用蔬菜也较少,蔬菜含有很多人体缺乏的微量元素,应尽量多食。而动物肝脏、鸡蛋、瘦肉等含有较多的铁,铁的缺乏易使人畏寒,可以适量食之,补铁御寒。
四、中医养生。中医讲冬季属肾,所以冬季是补肾最好的时节。补肾可以通过食用一些温性食物进行食补,也可通过一些药材来补。但是药材进补要咨询中医,切勿根据自己的感觉自己买药材进补。中药材成分较多,不宜把握,能够很好的使用中药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盲目使用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伤害,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的损坏。所以,选择中药材时一定要慎重。
五、注意保暖。其实对于冬至养生来说,保暖是最重要的,在低温环境中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
以上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冬至养生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身体健康。
篇三 : 三九天养生注意事项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本周正式进入“三九”,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段。专家提醒,“三九天”养生除了注重保暖外,切勿再通宵狂欢或熬夜加班,由于冬天讲究“养藏”,因此,在生活节奏上可以适当“慢一点”。出门戴顶帽 护肩腰护膝 俗话说:“冬季戴顶帽,如同穿棉袄。
”在“三九”天,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冬季出门戴帽,应特别注意帽子要能护住耳朵,老人在外出时更应注意随时戴上帽子。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散失,因此,戴好帽子、手套等有助于保存身体热量。
此外,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等,也极易受寒。寒冷的冬天也会连累到这几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因此更易受凉。
“三九”天,市民出门可尽量穿高领衣服,戴上围巾。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肩不好的人可在肩上搭条毛巾;腰或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上一个护腰或护膝,再穿个小背心;睡觉前,还可用热水先泡泡脚。
吃点萝卜白菜来“清瘀” 民间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在冬天“三九”时节,多吃羊肉、牛肉等高热量的食物外,还可多吃一些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等食材来“清瘀”,才不易出现上火、便秘等不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副主任医师黄铮说,多吃点萝卜、白菜等可以内热,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因此,在冬天吃点萝卜等寒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的效果。另外,适当吃一些藕、梨、萝卜、白菜、竹笋、木耳等食物,还可散发体内淤积的热量。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营养充足,一般无需盲目特意进补。对于进补膏药,黄铮建议,一定要先请专业医生看看个人体质,辩证进补,切勿盲目。有些人因为吃得太多,营养过剩,造成体内淤滞,内火散发不出,倘若再随意盲目进补,很可能越补越糟。
此外,冬天还应注意多喝水。不少人一到冬天,饮水量就减少,甚至只有在口渴时才喝水,这其实对健康非常不利。因为当人感到口渴时,往往体内已严重缺水,甚至失去平衡。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引起血栓等,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水,还可抵御寒冷。
少熬夜加班
“慢节奏”养生 冬天是“藏养”的季节,“三九”时节,日常生活节奏最好放慢些,不要再通宵达旦地狂欢或加班,保持情绪稳定,走路和说话的速度都可相应放慢些。在“三九”天,人们可以采取静养生、慢养生等方法来强身。在运动方面,可选择节奏较慢的项目,比如:散步、慢跑、做操、太极拳等“慢养生”。另外,在冬天还应“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天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更应早睡,有利于防病。“三九”寒天,除了睡前泡脚外,经常搓手也对身体大有好处,一来能锻炼手指灵活功能,二来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一直在室内工作的人经常搓手,还可预防感冒。另外,长时间伏在室内,要注意多喝水、多保湿,可在室内放一台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注意勤通风,定期开窗让室外新鲜空气流入。
雨雪天路面湿滑容易摔伤、骨折,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门,出门须有人陪。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格外当心滑倒。万一摔倒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如果腰疼,千万不要乱动,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篇四 : 处暑养生注意事项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6、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