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查询申报税收汽车

常识学习会计股票更多..

    2017年个税改革真的要来了 渐进式个税改革

    时间:2017-05-05 来源:发票查询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个税改革方案有望在明年2017年上半年出炉,改革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即专项抵扣已渐进破题,再教育支出或成为抵扣的首选,首套房贷利率也有望纳入选项。

    需要关注的是,本轮个税改革是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为大方向,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提高个税起征点。通过税制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平衡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税负。

    我国现行的个税政策:分类所得税制

    我国现行的个税政策实行分类征收制度,应税所得分为11类,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等。

    个人所得税税率包括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自2011年个税法修正案通过并正式实施后,个税免征额由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变为3%至45%。

    45%的高额累进税率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高收入者难以完全兼顾,国家为了鼓励投资股市,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的所得税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征收20%个税的这一做法就会让人感到不平,辛苦劳动所得要交的税率最高可以达到45%,而资本所得适用个税税率才20%。

    本轮个税改革怎么改 你要怎么交税?

    本轮个税改革的重点是综合和分类相结合,就是按照综合所得减除标准,而不是继续按工薪所得的费用标准,“抵扣”成为最大的亮点。

    个税改革就是要将部分收入纳入综合,同时建立基本扣除加专项扣除的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目前来看,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所得、股份转让所得等部分资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外,再教育支出或成为专项抵扣首选,首套房贷款利率也有望纳入选项。长期来看,根据社会配套条件和征管机制的完善程度,赡养老人、抚养二孩等家庭支出也有望逐步纳入抵扣。

    2017年个税改革

    (渐进式个税改革主要分三个阶段)

    个税改革新方案背后的深意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收入分配改革总目标,个税改革总的原则是“增低、扩中、调高”,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收入者比重,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这次改革,要将部分收入纳入综合,同时建立基本扣除加专项扣除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就是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调节力度。

    各国个税政策是怎样的

    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大多数国家则实行的是综合所得税制,以按个人征收为原则,并在实际征收中通过细则规定,实际照顾到低收入、多子女家庭的需要。只有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少数国家和中国一样,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度。

    分类所得税制度,只要个人月收入过了起征点,不论家庭负担轻重、是否已婚,都适用相同的税率。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虽简单易行,但它没有考虑地区差异、虑家庭总收入以及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情况,对收入相同而纳税能力不同的纳税人也适用相同的税率,有违量能纳税原则。

    个税改革背后的真假言论

    个税改革的方案一直引发多方关注,各种言论也层出不穷,首先是10月份,国务院颁布文件,大意是指高收入者适当增税,低收入者适当减税。另外就是朋友圈疯传对高收入阶层实施增量调节,并提到12万元年收入这个标准。

    对高收入者适当增税、低收入者适当减税,这个是有据可依的,也与“增低、扩中、调高”的主调切合,而12万元的标准这个说法是对政策文件的误读。

    即将进行的个税改革,在当前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个税改革与民意相关,应该严格通过立法程序,通过法律给大众合理的期待,缓解大众的焦虑。

      • 上一篇:2017个税改革步伐加快 专项扣除方案渐近成型
      • 下一篇:2017年个税改革的方向展望 个税制度历程回顾

      栏目导航

      个税计算器

      猜您喜欢

    • 非居民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 2017年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
    • 在两个单位领取工资并已经扣税,
    • 2015年工资税计算方法
    • 2015年个人所得税正确的计算方法
    • 2015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 怎么用Excel计算个人所得税?Exc
    • 2017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个

      最新文章

    • 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调至5
    • 2017年个体工商户的生产、
    • 个人所得税有哪些常用的减
    • 单位和个人超比例或超基数
    • 单位为员工购买的补充养老
    • 单位以有价证券、实物等非
    • 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如何计算
    • 个人投资股票、基金、债券
    返回首页 | 电脑端 | 推荐 · 热门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