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查询申报税收汽车

常识学习会计股票更多..

    个人所得税相关的计算

    时间:2015-06-12 来源:发票查询
      

     

    个人所得税计算

    1、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
      ①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
      ②应按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税。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例题:2013年1月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尚有3年零4个月的王某,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领取了一次性补贴收入180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80000/40-3500=1000元    适用税率为3%
            应纳税额=1000×3%×40=1200元
    2
    、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税务处理

    从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免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税

    超过部分

    在本企业实际工作年限小于12年的,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

    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计算纳税

    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例题:某公司2011年10月辞退甲、乙、丙三名正式员工:甲员工已经工作3年,月收入5000元,辞退时公司给予一次性补偿15000元;乙员工已经工作9年,月收入10000元,辞退时公司给予一次性补偿90000元;丙员工已经工作了15年,月收入10000元,辞退时公司给予一次性补偿150000元。该公司所在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2200元/月

       上年平均工资的三倍=2200×12×3=79200(元)
      (1)甲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为15000元,小于79200元,因此,甲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2)乙超过上年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部分=90000-79200=10800(元); 折合月工资收入10800÷9=1200(元)
           由于乙的折合月工资收入小于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因此,乙不用缴纳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
      (3)丙超过上年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部分=150000-79200=70800(元);折合月工资收入70800÷12=5900(元)
          公司应代扣代缴丙的个人所得税=[(5900-3500)×10%-105]×12=1620(元)

    3.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

     

    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

    1.当月工资超过费用扣除额

    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当月工资未超过费用扣除额

    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上述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      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王某为中国公民,2012年在我国境内1~12月每月的工资为3300元,12月31日又一次性领取年终奖12200元。
            ①商数=[12200-(3500-3300)]÷12=1000(元)    适用的税率为3%
            ②应纳税额=[12200-( 3500-3300 )]×3%=360(元)

    4.双薪计税方法:
      ①机关:按全年一次性奖金处理;    ②企业:有双薪也有全年一次性奖金,合并为全年一次性奖金,否则并入当月工资。
    5.
    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应纳税额的计算  

    情形

    税务处理

    个人缴费

    不得在计算个税时扣除

    企业缴费

    月工资低于费用扣除标准

    月工资+企业缴费≤费用扣除标准

    不征个税

    月工资+企业缴费〉费用扣除标准

    超过部分征收个税

    职工月工资高于费用扣除标准

    企业缴费部分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缴纳个税

    6.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
      将纳税人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计算应纳税额,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处理:
      (1)雇主全额为雇员负担税款。
          ①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①中的税率,用“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查表中不含税率级距对应的税率,P180;②中的税率,正常方法下  的税率P174。
         【例题】境内某公司代其雇员(中国居民)缴纳个人所得税。2012年10月支付陈某的不含税工资为6000元人民币。

    应纳税所得额=(6000-3500-105)÷(1-10%)=2661.11(元)  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2661.11×10%-105=161.11(元)
      (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部分税款。
      第一种:雇主为其雇员定额负担部分税款的,应将雇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单位应当代扣代缴的税款。
           ①应纳税所得额=雇员所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
           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二种:雇主为其雇员定率负担部分税款,是指雇主为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工资应纳的税款或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题】某外商投资企业雇员(外国居民)某月工资收入12000元,雇主负担其工资所得30%部分的税款。

    (1)应纳税所得额=(12000-4800-555×30%)÷(1-20%×30%)=7482.45(元)
           (2)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482.45×20%-555=941(元)
     7.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1.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
      2.雇主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
      (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根据其商数找出不含税级距对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2)计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A×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雇主负担比例)
     (二)应纳税所得额÷12,根据其商数找出对应的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据以计算税款。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雇主为雇员负担的税额
      (三)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应属于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凡单独作为企业管理费列支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    扣除。
      【例题】中国公民王某2012每月工资均为5500元,12月31日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60000元,公司为其负担30%的个税。

    (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60000÷12=5000    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2)应纳税所得额=(60000-555×30%)÷(1-20%×30%)=63652.66(元)
       (3)63652.66÷12=5304.38,  对应的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应纳税额=63652.66×20%-555=12175.53

    8.代付劳务报酬税款的计算方法:
      (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应纳税额=(不含税收入额-800)÷4
      (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当级换算系数]×80%
           换算系数:1-80%X
      【例题】中国公民方先生为某公司提供工程设计,取得税后收入54600元。

    应纳税所得额=[(54600-7000)÷68%]×80%=56000(元),应纳个税=56000×40%-7000=15400(元)。
      附: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 上一篇:个人所得税计算注意事项
      • 下一篇:2015年最新所得税计算方法及公式

      栏目导航

      个税计算器

      猜您喜欢

    • 非居民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 2017年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
    • 在两个单位领取工资并已经扣税,
    • 2015年工资税计算方法
    • 2015年个人所得税正确的计算方法
    • 2015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 怎么用Excel计算个人所得税?Exc
    • 2017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个

      最新文章

    • 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调至5
    • 2017年个体工商户的生产、
    • 个人所得税有哪些常用的减
    • 单位和个人超比例或超基数
    • 单位为员工购买的补充养老
    • 单位以有价证券、实物等非
    • 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如何计算
    • 个人投资股票、基金、债券
    返回首页 | 电脑端 | 推荐 · 热门 · 周榜